卫锈通信瞄准捕获跟踪技术 于思源电子通信新华书店正版畅销图书籍光学与光子学丛书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卫锈通信瞄准捕获跟踪技术 于思源电子通信新华书店正版畅销图书籍光学与光子学丛书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所属分类:
    发货地:宁德
  • 价    格:127
  • 市场价格:
  • 今日价格: 有特价请联系
  • 优惠详情: 剩余数量总共数量
  • 最近热度:
  • 累计热度:
  • 综合得分:
  • 信誉得分:
  • 品牌:
  • 货号:5c58886dc58d
  •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四川北斗川图图书专营店

        本商品由四川北斗川图图书专营店提供,通过四川北斗川图图书专营店完成交易,请放心购物

  • 产品名称:光学与光子学丛书十二五...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光学与光子学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定价:138.00元
  • 出版社名称: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 作者:于思源
  • 开本:16开
  • 书名:光学与光子学丛书"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卫锈通信瞄准捕获跟踪技术
作者:  
市场价:  138
ISBN号:  978703048458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咨询特价)-01  版次:1   页数:353
  印刷时间:(咨询特价)-01  印次:1   字数:460千字

  目录
第1章卫锈通信技术概述
1.1概述
1.2光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1.2.1信号发射子系统
1.2.2信号接收子系统
1.2.3捕获跟踪子系统
1.2.4二次电源子系统
1.2.5热控子系统
1.3国内外卫锈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1.3.1美国
1.3.2欧洲
1.3.3日本
1.3.4中国
1.3.5卫锈通信技术国内外发展总结
1.4国内外捕获跟踪在轨试验结果和技术分析
1.4.1日本ETS—Ⅵ在轨试验
1.4.2美国STRV.2在轨试验
1.4.3欧空局SILEX在轨试验
1.4.4日美联合OICETS在轨试验
1.4.5中国HY.2在轨试验
1.5捕获跟踪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1.5.1瞄准与探测关键器件技术
1.5.2链路快速捕获技术
1.5.3链路稳定跟踪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卫锈通信系统工作原理和技术基础
2.1概述
2.2光学子系统工作原理
2.2.1光学天线
2.2.2收发光路
2.3捕获跟踪子系统工作原理
2.3.1粗瞄装置
2.3.2精瞄和提前瞄准装置
2.3.3捕获跟踪探测器
2.4通信子系统工作原理
2.4.1相干通信系统概述
2.4.2波分复用技术
2.4.3自差相干通信系统简介
2.5链路在轨工作模式
2.5.1链路建立
2.5.2链路保持和通信
2.5.3链路拆除
2.6捕获跟踪链路光接收功率冗余估算
2.7卫徐道和姿态
2.7.1卫徐道
2.7.2卫星姿态
2.7.3卫星平台振动
2.8激光大气传输
2.8.1大气湍流理论
2.8.2光束在湍流中的传播理论
2.8.3光束漂移
2.8.4到达角起伏
2.8.5强度起伏
2.8.6光束衰减
2.9星地链路中的大气传输补偿技术
2.9.1多光束补偿技术
2.9.2自适应光学补偿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光束预瞄准和提前瞄准技术
3.1概述
3.2光束瞄准和提前瞄准原理
3.2.1光束瞄准
3.2.2光束提前瞄准
3.3粗瞄准和精瞄准实现方法
3.3.1粗瞄准机构
3.3.2精瞄准机构
3.4.激光链路预瞄准和提前瞄准角度获取方法
3.4.1预瞄准角度获取方法
3.4.2提前瞄准角度获取方法
3.5GEO.LEO激光链路瞄准
3.5.1链路次数和链路时间
3.5.2链路传输损耗和多普勒频移
3.5.3上行链路瞄准和提前瞄准角度
3.5.4下行链路瞄准和提前瞄准角度
3.6LEO.LEO激光链路瞄准
3.6.1链路传输损耗和多普勒频移
3.6.2链路瞄准和提前瞄准角度
3.7预瞄准和提前瞄准精度影响因素
3.7.1粗瞄准定位角误差
3.7.2精瞄准定位角误差
3.8瞄准机构误差补偿技术
3.8.1粗瞄准机构误差补偿
3.8.2精瞄准机构误差补偿
参考文献
第4章光束扫描捕获技术
4.1概述
4.2捕获理论和方法
4.2.1捕获基本理论
4.2.2单场扫描捕获
4.2.3多场扫描捕获
4.2.4窄信标捕获
4.2.5扩展信标捕获
4.2.6基于线偏振光捕获
4.2.7基于点噪声拓扑特性捕获方法
4.3捕获性能影响因素
4.3.1瞄准误差对通信链路的影响
4.3.2预瞄准误差
4.3.3卫星姿态稳定度
4.3.4光终端系统误差
4.3.5点噪声
4.4捕获扫描工程实现方法
4.4.1扫描方式及时间
4.4.2扫描范围选取
4.4.3扫描重叠角设置
4.4.4捕获探测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第5章光束跟踪和振动补偿技术
5.1概述
5.2跟踪和振动补偿理论
5.2.1开环跟踪
5.2.2闭环跟踪
5.2.3跟踪稳定性
5.2.4前馈振动补偿
5.2.5自适应跟踪补偿技术
5.3跟瞄偏差角度的获取方法
5.3.1跟瞄偏差角度探测机理
5.3.2跟瞄偏差角度探测实现方法
5.3.3几种常用的光斑定位获取方法
5.4扩展信标的跟踪
5.4.1扩展信标跟踪理论分析
5.4.2扩展信标跟踪计算机仿真
5.4.3扩展信标跟踪方法
5.5基于线偏振光的偏振跟踪模型
5.5.1基于线偏振光的偏振跟踪方法
5.5.2基于偏振跟踪系统的偏振跟踪理论建模
5.6跟踪和振动补偿影响因素
5.6.1星上微振动
5.6.2终端与卫星平台间动力学耦合
5.6.3探测器测角误差
5.6.4背景噪声
5.7跟踪控制工程实现方法
5.7.1粗跟踪控制
5.7.2精跟踪控制
5.7.3链路跟踪稳定保持时间估算
参考文献
第6章卫锈通信瞄准捕获试验与应用
6.1概述
6.2捕获仿真分析技术
6.2.1链路捕获需求分析
6.2.2MonteCarlo仿真技术
6.2.3捕获模拟技术
6.3瞄准捕获测试模拟研究
6.3.1模拟实验装置
6.3.2实验方案
6.3.3卫星动态参量对捕获影响模拟实验
6.3.4不同扫描方式对捕获影响模拟实验
6.4.终端捕获预瞄准角度误差地面补偿技术
6.4.1潜望式光终端CCD测角算法误差和实验验证
6.4.2光终端瞄准误差测试实验
6.4.3光终端瞄准误差实验结果分析
6.4.4光终端瞄准误差地面补偿实验验证
6.5捕获预瞄准角度偏差在轨修正技术
6.5.1瞄准偏差修正矩阵
6.5.2卫星本体坐标系与参考坐标系
6.5.3瞄准偏差地面测量及修正
6.5.4瞄准偏差在轨测量及修正
6.5.5捕获扫描轨迹在轨实时修正
6.6海洋二号星地链路捕获
参考文献
第7章卫锈通信跟踪通信试验与应用
7.1概述
7.2双向光束跟踪过程稳定性
7.2.1影响跟踪性能因素分析
7.2.2双向光束稳定跟踪条件
7.2.3基于稳态跟踪的控制算法
7.3双向跟踪计算机仿真
7.3.1仿真系统组成
7.3.2仿真结果分析
7.4激光链路跟踪室内模拟实验
7.4.1室内模拟实验装置
7.4.2跟踪模拟测试实验
7.4.3实验数据处理
7.4.4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比较
7.5激光链路跟踪外场对接实验
7.5.1外场实验系统概述
7.5.2跟踪性能测试结果
7.5.3大气影响测量结果
7.6激光链路跟踪在轨试验
7.6.1国外星间激光链路试验
7.6.2海洋二号星地激光链路试验
参考文献
彩图

  内容简介
卫锈通信中的瞄准捕获跟踪技术(PAT)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本书主要在国内外PAT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介绍了卫锈通信的基本原理、PAT技术、系统组成及*新进展等。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卫锈通信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光束捕获和跟踪技术理论基础,光束预瞄准和提前瞄准技术、预瞄准角度计算方法、影响预瞄准精度的因素及补偿技术,光束捕获技术、影响捕获性能的因素、实现方法,光束跟踪和振动补偿技术,捕获跟踪地面模拟测试技术,星地激光链路等前沿技术。

相关热门商品